傣族泼水节(傣族泼水节是几月几号)

降心阁微信:FS550558专注泰国情降十年,情降和合术、拆婚合婚、惩罚降头

傣族的泼水节介绍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放高升和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高射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诸葛亮)。

此外,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内容。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泼水节每年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同时举行。西地均可从昆明乘飞机直达。1961年4月13日,周恩来总理曾参加过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从此以后,泼水节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数以万千的中外游客视为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泼水节的传说 傣族泼水节的由来故事

导读:泼水节是我国少数传统节日之一,过这个节日的主要民族是傣族,尤其是云南地区的傣族人民过得尤为热闹,每年都会举办泼水节盛典吸引海内外的游人前来庆祝。那么,泼水节的传说有哪些?傣族泼水节的由来故事是什么呢?以下是我对傣族泼水节的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吧。

泼水节的传说

传说一

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里漂不走,掉在火里烧不烂,刀砍不烂,枪刺不入,弓箭射不着。他自持法力过人,傲慢自大,整天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对人民欺压掳掠,无恶不作。那时,天有十六层,他就成了其中一层的霸主。他已经有了6个美丽的妻子,他又抢了一位美丽又聪明的妻子。

有一年,正是人间过年的那一天,魔王在宫中饮酒作乐。酒过三巡,已经醉醺醺的了。小妻子婻粽布【也有一说叫侬香】乘机对魔王称颂道:“我尊贵的大王,您法力无边,德行高尚,凭着您的威望,您完全可以征服天堂、地狱、人间,您应该做三界的主人。”魔王听了洋洋得意,沉思了一会儿,转过脸对爱妻说:“我的魔力确实能征服三界,但是我的弱点是谁也不知道的。”小妻子接着又问道:“大王有如此魔力,怎么会有弱点?”魔王向四周张望,确定安全后,小声回答:“我就怕别人拔我的头发勒我的脖子,这会使我身首分家,你可得经常看着点儿。”她假装惊讶的追问:“能够征服三界的大王,怎么会怕头发丝?”魔王又小声的说:“头发丝虽然小,但我的头发丝却会勒断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

她听了以后,暗暗打定主意。于是,她继续为魔王斟酒,直到酒席散尽,她又扶魔王上床睡熟。这时,她小心地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未等魔王惊醒就勒到了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头立刻就掉到地上,头上滴下的每一滴血都变成了一团火,熊熊燃烧,而且迅速往人间蔓延。这时,婻粽布赶忙把魔王的头抱起来,大地上的火焰也就熄灭了,可头一放下,火又烧起来了。于是,六个王妻也都赶来了,她们轮流抱着魔王的头,这样火才不再烧起来。

后来,婻粽布回到人间,但她仍旧浑身血迹,人们为了洗掉她身上的血迹,纷纷向她泼水。血迹终于洗净了,婻粽布幸福地生活在了人间。婻粽布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就相互泼水,用洁净的水洗去身上的污垢,迎来吉祥的新年。

传说二

相传在很久以前,金沙江边一个聚居在密林深处的傣族村寨,因树林起火,村民处在被大火吞没的危难之中。 一个名叫李良的傣家汉子,为保护村庄,不畏危险,冲出“火网”,从金沙江里挑来一桶桶江水,泼洒山火,经过一天一夜的劳累,山火终于被泼灭。村民得救,李良因为劳累流汗流干了,渴倒在山头上。 于是村民打来清水给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后来,李良一头扑到江中,变成一条巨龙 ,顺江而去。有的人说,他变成了一棵大树。傣族人民为了纪念李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每家房屋清扫一新,撒上青松叶。并在选定的江边或井旁,用绿树搭起长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满厚厚的松针,两旁放上盛满水的水槽。午间太阳当顶时,众人穿行于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洒身,表示对李良的怀念和对新年的祝福。这项活动延续至今,成为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祝福吉祥的节日——泼水节。

传说三

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侍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追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干净。以后就演变为了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的由来故事

泼水节是我国傣族的新年节日。在傣历6月15日也就是清明节后10日左右进行,历时3—5天。节日期间,男女老幼身着盛装,互相追逐泼水祝福,并燃放高升焰火,载歌载舞,竞赛龙舟。新中国成立后,泼水节期间,增加了文艺会演、电影晚会、展览、物资交流等新内容,更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个凶恶的而且魔法无边的魔王,对百姓欺压掳掠,无恶不作。他抢了人间一个名叫南粽布的美丽公主为妻。

有一年6月,傣族过年魔王也为南粽布贺年。南粽布趁魔王喝得酩酊大醉之际,了解到魔王的致命弱点,即用其头发丝可勒断其脖颈。为给天界和人间除害,南粽布在魔王熟睡之后,按此法将其头颅勒下。谁知魔王头上滴下的每一滴血都变成了一团火向人间蔓延,南粽布忙把魔王的头紧紧抱住,火被熄灭了。浑身血污的南粽布终于回到了人间,人们为了洗掉她身上的血污,都向她泼水。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南粽布,在每年过节时就互相泼水,用洁净的水冲去身上的污秽,迎来吉祥的新年。这就是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傣族泼水节的寓意是什么

傣族泼水节泼水的意思是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有相互祝福的意思。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

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傣族泼水节是什么?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德宏、西双版纳和红河一带。他们的聚居地土地肥美富饶。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们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泼水节期间人们相互泼水,具有消灾去病,祈求幸福吉祥的内在含义。而泼水节在新年又蕴含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关于傣族泼水节的形成,应从“泼寒胡戏”说起。向达先生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中言及“泼寒胡戏”的起源时说:“所谓苏莫遮之乞寒胡戏。原本出于伊兰,传至印度以及龟兹;中国之乞寒戏当又由龟兹传来也。”“泼寒胡戏”又名“乞寒胡戏”,有的史学家认为,古代早已有以浇泼净水为戏的风俗,最早记载见于《周书·宣帝纪》:北周宣帝(579)时,曾经“集百官及宫人内外命妇,大列妓乐,双纵胡人乞寒,用水浇泼为戏乐”。可见,“泼寒胡戏”曾得到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此后,这个风俗由宫廷传到民间,至唐中宗(705-709)时,已经盛行于我国中原地区。后来“泼寒胡戏”传入掸、傣民族后,促成泼水节的形成。

泼水节一景泼水节是傣历新年,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年份在七月初,传统的过节时间,一般是3天(有时为4天)。民间泼水节的过程是这样的:节日来临之前,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备办节日盛装。每个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作歌舞表演。节日的前一天,男女老少都要沐浴更衣,清晨,要到山上摘来鲜花以备彩礼花房和洒水之用。节日第一天称为“麦”,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各户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饭。清晨,人们抬着象征吉祥的白象绿马,各种佛幡和佛像等物,一路游行到寺院。把供品和鲜花献给佛祖,然后端坐聆听佛爷诵经,称为赕佛。赕佛之后,人们将一尊佛像抬至院中,为之滴水,称为浴佛。接着把清水倒进木雕彩绘十分精美的龙背槽内,流入龙口,浇泼在龙口下花房中的汉白玉佛身上,这便是“龙喷香雨泼佛身”的形象演出。再浇泼在谷穗和鲜花上面,祈求五谷丰登,生活似锦。当中午烈日当空,人们便开始相互泼洒清水,以示去灾免难,相互祝福。这时候,广场和街道上年轻人尽情泼水游戏,青树下男女青年丢包求偶,江边上围观放高升,赛龙舟。放高升,据说,这是邀请神仙来人间过年的请柬。入夜,要放孔明灯,唱傣戏和演出各种文艺节目。孔明灯,据说是古代的傣族用来测量风向,观察气象的。节日的第二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内,也不计算在新年内,称为空日,传说这天就是捧麻点达腊头颅腐烂之日。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就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日子之王来临。按照古俗,这天要“赶摆”、放高升、划龙船庆祝新年的来临。第二天和第三天,中、老年人,每天上午仍需到寺院去听经拜佛,以求神佛保佑全家人清吉平安,五谷丰登。在节日里,家家要杀猪宰牛做年糕,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一个传说:传说人间的气候本来由一位名叫捧麻点达腊的天神掌管。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那时,傣族居住的地方,风调雨顺,人民安康幸福,孔雀成群,大象结队,蝶飞凤舞,欢乐吉祥。但是,捧麻点达腊自以为神通广大,无视天规,为所欲为,呼风唤雨、施灾于人类。他乱热播冷,弄得世间三季相淆,雨旱热冷不分,昼不见阳光,夜不见月亮,要雨无雨,要风无风,万物萧疏,瘟疫流行。恶神播下的灾难,使人类面临绝境。这时候,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做翅膀,飞上天庭找到英打提拉,诉说人间的灾难。英打提拉查明实情,知道是捧麻点达腊有意祸害人间,就派天兵天将去收服他,但是捧麻点达腊有生而不死的法术,众天兵天将都对他无计可施。于是,英打提拉只好变化成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以串姑娘的名义,悄悄进入捧麻点达腊的宫殿,去寻找他的七个女儿,打探恶神的生死秘诀。七个姑娘同时爱上他。英打提拉立即恢复容颜,把她们的父王降灾人类。使世间万物遭到灭顶之灾的实情告诉了七位善良的姑娘。七位姑娘感到又痛恨又惋惜,但是为了使人间免除灾难,决意帮助英打提拉除掉生父,拯救世间万物。她们暗暗寻找除掉父亲的方法。有一天,捧麻点达腊喝醉了,向七个女儿吐露了秘密。他对女儿们说,他法术高明,就是天王也无法置他于死地。因为他不怕刀劈斧剁、剑刺弓射,也不怕火烧水淹,他怕的东西仅仅是自己头顶上的头发弓赛宰(直译为心弦弓)。七位姑娘探出恶神的生死秘诀,心中暗暗高兴。在捧麻点达腊不注意的时候,七位姑娘趁机剪下他的一撮长发作弓弦,制造了一张弓赛宰。她们用弓赛宰的弓弦在捧麻点达腊的脖子上一划,恶神的头颅便落了下来。可是那魔头一落到地面便四面喷火,越扑火势越大。七位姑娘怕大火给天上、人间造成灾难,只好将那魔头抱了起来。说来也怪,魔头一碰到姑娘们的身体,魔火便顿然熄灭。于是,姑娘们轮流抱住魔头,一天一换,每轮换一次便互相泼水,冲洗身上污物,直到魔头完全腐烂之日,又欢蹦跳跃地互相泼水相庆。从那以后,傣族群众便用泼水活动来纪念善良的姑娘大义灭亲,使人类免遭灭顶之灾的功绩。传说,过新年时互相泼水,还能除污驱邪,消灾免难。

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资料

傣族泼水节习俗风俗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是元旦,叫“麦帕雅晚玛”人们习惯把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第四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敬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天,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泼水节的内容,除了泼水,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跳孔雀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习俗。

云南泼水节有什么传统活动

1、歌舞活动

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的盛装,共聚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和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傣家人在泼水节,喜欢排成队伍,敲着芒锣,擂起象脚鼓,集体跳起“依拉贺”舞,挨家挨户去拜年,祝贺新年愉快,万事如意。(注:更多关于歌舞曲调的介绍还可翻阅参考资料:[8] )

2、浴佛

在“麦日”(第一天),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也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

3、丢包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4、赛龙舟

赛龙舟是泼水节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5、放高升

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6、放孔明灯

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7、边交会

由泰国那边的小商人过来买卖当地特色、小吃,以此增加两国的友谊,意义重大。边交会一般持续3天,泼水节的前3天都有,此后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等。

泼水节用什么装备泼水?

文泼:比较传统的方式,用木盆装满清水,再用枝桠沾着水轻轻泼在别人身上。傣家人到井里取来干净的水,事先会盛放一些鲜花诸如缅桂花等,让水有香味,然后到寺庙里去"赕佛",之后再用这些带有芳香的水给佛像清洗身上的灰尘,之后大家互相用小树枝(诸如九里香树枝)蘸取小盆里的香花水,首先向德高或年长者身上轻轻洒去,再互相帮助向自己想要祝福的人身上洒去。以示新的一年,给对方最真诚和美好的祝愿。

武泼:用木盆装满水,把一盆直接全部泼出去。在泼水节中谁被泼的水越多,象征着该年谁最幸福,也表达了傣族人民希望彼此平安幸福的寓意。

现如今的泼水节,可得准备一份泼水秘籍才行,小编送你一份武器攻略。正所谓宝典在手,湿功速成。

1、水桶

简单粗暴!装水多,携带方便,攻击力强,种种优点使水桶当仁不让成为了泼水节最受欢迎、最实用的武器之一。站在街边的“游击战士”们,几乎人手一个水桶,一旦锁定目标,满满一桶水从头淋到脚,让人几乎无还手之力。但水桶属于“一波流”武器,过了一次攻击瘾之后,还是赶紧跑开,寻找水源补充去吧。

2、锅碗瓢盆

所有的近程武器都有这样的特点,攻击力高,但是续战能力差,而且必须近身“战斗”,很容易反被别人泼个透。相比之下,菜盆比水桶轻,更适合女孩子使用,不过可要小心盆被抢走了。/3、胶皮水管

很多商店的店员都直接从店铺中的水龙头上接出一根胶皮水管,站在店门口泼路过的行人。这样就保证了有源源不断的“弹药”供应,缺点是灵活性差,活动范围小。

4、水枪

以其精确打击能力,位列泼水节诸利器排行榜第一位,年轻人最爱。优势在于指哪打哪,不会“殃及无辜”,续航能力超群,街头巷尾抬头便是。同时缺陷也相当明显,灌水时间过长,极易遭遇“敌方”趁机打击;反复充气,耗费体力。

5、水弹

常能看到提着偌大水桶、内装数枚水弹的市民。气球储水,一次性水量较水枪优势明显,也系女孩子最常用“武器”。如人数众多,一弹抛投过去,辐射面非常可观。续航能力差,如不假思索一次性投完全部“弹药”,结果只能被“群起而攻之”。

6、“虎”式重型坦克——重卡

在所有的载水车中,最具威慑力的大概要算平时工程拉土用的重型卡车。几十米长的车身,装上满满一车水,隆隆作响地开过大街,居高临下,“火力”输出也最为猛烈,刚在街边战斗正酣的“武装战士”们也只能“望车而逃”。

7、“美洲豹”战斗坦克——洒水车

与重卡相比,洒水车的体型小了不少,但同样算是重量级的武器。德国生产的“美洲豹”2型主战坦克,其火炮具有很强的攻击力,行驶速度快,而在泼水节中洒水车同样具备了这些优点。装水多,可以远程喷洒,是最先进的载水工具。

8、“斯崔克”装甲车——面包车

面包车防高攻低,开面包车作战讲究的是团队配合。几个人躲在车中观察情况,可以避免被满大街的水花击中,在看准时机时一起冲下车,泼别人个措手不及。但面包车致命的缺点是载水量较少,无法持续作战。

9、三轮车

没有汽车的市民同样有高招,三轮车稍加改装,也可以作为不错的载水战车。兜上一车水,再装上几十个水气球,两三个人为一个小组,只要配合得当,攻击力也不错。但是三轮车几乎没有防御,所以看到“坦克”和“装甲车”时还是早点逃开吧。

10、“弹弓叉”——拖拉机

此物不能小觑,承载能力不错。车厢上装几个大型汽油桶弹药储备瞬间增加一个档次。

傣族为什么过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节日起源于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傣族地区有一个凶残的魔王,横行霸道,刀枪不入,水淹不死,火烧不化。他抢了七个美女为妻,其中一个是善良、美丽、聪明的人间公主楠粽布。

有一年傣历新年之际,楠粽布趁魔王酒醉,假意奉承,从魔王口中知道了魔王的致命弱点。待魔王熟睡后,她趁机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把它勒在魔王的脖颈上,魔王顿时身首分离,但魔王的头却变成一团火,滚到哪里烧到哪里。

为了防止魔头之火蔓延,她和另外六个姐妹轮流把魔王的头抱在怀里,直到魔王的头烧焦为止。为了洗掉七姐妹身上的污垢,人们便向她们泼水,此后,傣族就有了泼水的习俗。

傣族,又称泰族、掸族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

以上文字内容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傣族泼水节和傣族泼水节是几月几号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降心阁。

标签:傣族泼水节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989hlj.com/post/45184.html